砌墙挡外卖: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
最近,某高校为防止学生点外卖,竟然请工人砌墙封堵校门,引发热议。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真的能难题解决吗?学校食堂的饭菜如果足够美味实惠,学生又何必冒着被保安追赶的风险点外卖呢?
砌墙挡外卖看似立竿见影,但学生总有办法绕过围墙——翻墙、找代拿、甚至直接在校门口交易。学校与其花大价钱砌墙,不如好好反思:为什么学生宁愿吃外卖,也不愿选择食堂?
学生为何偏爱外卖?食堂难题出在哪?
食堂饭菜难吃、价格偏高、选择单一,是学生转向外卖的主要缘故。不少高校食堂由外包公司经营,不仅要保证食品安全,还要向学校缴纳高额管理费,最终成本转嫁到学生头上。这样一来,食堂的饭菜质量和价格天然难以让人满意。
顺带提一嘴,外卖平台种类丰富,配送快捷,还能享受各种优惠活动。相比之下,食堂的排队时刻长、口味单一,天然难以吸引学生。学校若真想减少外卖现象,开头来说得把食堂的伙食和服务提上去。
一刀切禁止外卖,不如群策群力找平衡
砌墙、封校门、禁止外卖员进入,这些“一刀切”的行为不仅难以执行,还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与其强行禁止,不如通过协商找到平衡点。比如:
– 规范外卖配送:划定专门的外卖取餐区,减少乱象和安全隐患。
– 提升食堂竞争力:引入更多餐饮品牌,优化菜品和价格,让学生愿意主动选择食堂。
– 听取学生意见:通过学生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反馈,真正改善校园餐饮环境。
小编归纳一下:砌墙不如“砌”好食堂
学校为防止点外卖砌墙,看似难题解决,实则可能激化矛盾。与其把钱花在“围追堵截”上,不如投入食堂改革,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毕竟,堵不如疏,只有真正改善校园餐饮环境,才能让外卖不再是学生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