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钱塘江大桥介绍50字 钱塘江大桥叫什么名字

你是否曾站在钱塘江畔,望着那座历经87年风雨的老桥,疑惑它为何被网友称为“桥坚定” 这座中国首座自行设计的双层公铁两用桥,不仅承载着飞驰的列车和川流不息的汽车,更背负着战火、炸毁与重生的传奇。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坚不可摧”的秘密——从设计聪明到当代养护,每一处细节都是民族灵魂的缩影!


一、“桥坚定”的诞生:硬核设计铸就百年根基

  1. “千年水底松”木桩阵

    大桥15座桥墩下共打入2400根木桩(每墩160根),选用抗腐蚀的千年水底松,单桩承重达35吨!这些木桩如“定海神针”,穿透40米流沙层直抵岩床,至今无腐蚀损坏。

  2. 铬铜合金钢的“防锈铠甲”

    正桥钢梁采用铬铜合金钢,耐盐雾腐蚀性远超普通钢材。即便在潮湿江风中屹立87年,主体结构仍无锈蚀变形,被工程师誉为“金属活化石”。

  3. 双层桁架结构:以柔克刚的聪明

    • 上层公路桥宽9.14米,下层铁路桥宽4.88米,形成双骨架支撑;

    • 桥墩顶部设活动支座与固定支座,化解热胀冷缩应力,列车经过时轻微晃动实为“卸力自保”。


二、战火中的重生:4次炸毁与“复活术”

  • 1937年“悲壮首炸”:通车仅89天,为阻日军南下,茅以升含泪炸毁两座桥墩及五孔钢梁,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誓言。

  • 1949年“百元银元护桥”: 试图二次炸桥,铁路工人老周用百块银元策反警卫班长,保全大桥结构。

  • 修复奇迹:1954年全面修复时,原装木桩与合金钢主体仍可复用,仅更换局部构件即恢复通车——“骨架未伤,血肉再生”


三、长寿秘诀:科学养护的“精细手术”

每晚0点-4点的“桥医团队”

26人养护组趁列车停运时段作业,更换一孔钢梁需3个月,手工拧紧18000颗铆钉,确保每颗误差≤0.1毫米。

7大病害监测体系

对钢梁弯曲、支座倾斜等隐患实时记录,年度数据比对精准预判维修节点,避免大修。

87年仅两次“大动作”

  • 2000年更换公路桥面板;

  • 2005年更新铁路钢轨——“微创式维修”延长寿命


四、打卡“桥坚定”:这样参观才够深度!

|| 推荐点位 || 必看亮点 ||

|—|—|—|

| 钱塘江大桥纪念馆 | 茅以升手稿+炸桥炸药残片,见证“不复原桥不丈夫”誓言|

| 六和塔观景台 | 拍摄列车与汽车同框的“双层穿梭”奇景 |

| 茅以升铜像 | 刻有其晚年箴言:“人生征途,桥曰奋斗!”|


工程师的倔强:当外国专家断言“钱塘江无底难架桥”,茅以升用射水法打桩(灵感来自浇花冲土)一夜打入30根桩;用沉箱法镇压600吨混凝土箱体;借浮运法借潮汐架钢梁……这些“土法聪明”如今仍是工程教科书范本。

桥的意义,从来不止于通行。它挺过战火、耐住岁月,甚至成了杭州人口中的“母亲桥”——每日运送旅客超2万人,货运列车35对,汽车数万辆。下次当你听见列车驶过桥面的轰响,那是历史与当下共震的坚定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