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率概述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简称CAR)是衡量银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覆盖能力的关键指标,反映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是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稳健性监管的核心内容。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
[ ext资本充足率} = rac ext资本净额}} ext加权风险资产} imes 100%} ]
资本净额:指银行资本中扣除部分项目后的净额,通常包括商誉、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等。
加权风险资产:指银行资产根据其风险程度进行加权后的总额,反映了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
资本充足率的具体计算步骤
1、计算资本净额:
–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附属资本:包括次级债务、优先股等。
– 扣除项:如商誉、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等。
2、计算加权风险资产: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根据资产的风险等级进行加权。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根据市场风险的大致进行加权。
–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根据操作风险的大致进行加权。
3、计算资本充足率:
– 将资本净额除以加权风险资产,得到资本充足率的百分比。
示例计算
假设某银行资本净额为200亿元,加权风险资产为1500亿元,则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
[ ext资本充足率} = rac200}1500} imes 100% = 13.33% ]
监管要求
根据《商业银行法》及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为:
– 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
– 核心资本要求: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不得低于6%。
– 附属资本限制:附属资本(如 * 准备金)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对银行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银行应严格按照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