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稀有气体又叫什么_ 稀有气体俗称什么

稀有气体又叫什么? 稀有气体俗称什么

稀有气体的别称及命名演变

稀有气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地区有多种别称,其命名变化反映了科学认知的深化与地域语言差异:

1.惰性气体(Inert Gases)

这一名称源于早期科学界认为这类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难以与其他物质反应。例如,氦、氖等元素在常温下几乎不参与化学反应,故被称为“惰性气体”(如中国大陆早期及台湾地区常用此名)。

2.贵气体(Noble Gases)

英文名“Noble Gases”源自德语“Edelgas”(意为高贵的气体),由雨果·埃德曼于1898年提出,类比贵金属(如黄金)的稳定性。香港地区常用“贵气体”或“高贵气体”作为官方译名。

3.其他区域性名称

  • 中国大陆:1991年《化学名词》统一称为“稀有气体”,强调其早期被认为在地球上含量较少(如氦气),但实际部分元素(如氩气)在大气中含量较高(0.923%)。
  • 台湾地区:多沿用“惰性气体”,少部分使用“钝气”或“稀有气体”。

4.曾用名“稀有气体(Rare Gases)”

因部分元素(如氙、氪)在天然界含量极低,早期科学家误认为所有此类气体均罕见,但随后发现氩气等并不稀有,故该名称逐渐被淘汰。

5.科学认知更新后的名称调整

自1962年首个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被发现后,“惰性气体”一词不再准确,国际科学界更倾向使用“贵气体”(Noble Gases)以反映其化学活性虽低但非完全惰性的特性。


稀有气体的别称包括惰性气体、贵气体、稀有气体,其命名变迁体现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如化合物合成突破)与语言文化的差异。现代标准术语中,“贵气体”(Noble Gases)更符合其实际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