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A股创历史次高成交额,牛市行情能否持续?

天量成交引爆市场热诚

A股再次创新了历史!8月25日,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高走,上证指数涨1.51%报3883.56点,创下十年多新高;深证成指大涨2.26%,创业板指更是飙升3%,突破2700点。最令人惊叹的是,当天A股成交额达到了3.18万亿元的历史次高水平,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3.48万亿元”天量”。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A股市场的活跃程度和投资者参与热诚,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市场为何如此火爆?开盘不到半小时,成交额就突破了万亿元大关,科技股成为完全主角。寒武纪大涨11%,市值接近5800亿元;半导体板块集体”封神”:海光信息大涨12.92%,中际旭创以14.74%的涨幅创下新高。这样的市场表现,不禁让人思索:A股是否已经进入了全面牛市?

资金大举涌入A股市场

A股创新历史成交额的背后,是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配置。两融余额连续九周攀升,最新融资余额达21401.26亿元,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关口。国际资本的流向更具风向标意义——野村证券研报指出,全球资金正从高估值市场转向A股和H股。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韩国散户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持仓量从2024年末的190.83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44.75亿元,增幅达28.2%。主动外资也自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A股,流入1985万美元。这些数据表明,A股正在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市场估值体系或将迎来重构。但难题也随之而来:这些资金是长期布局,还是短期套利?

天量背后的市场分歧

A股创新了历史次高成交额,但这3.18万亿的”天量”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多空分歧。投资顾问赵伟指出,有买有卖才有成交,超过3万亿元的成交额,说明当前位置不但有很多资金在买,也意味着有很多资金在卖出。

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围城”效应:场外资金追高梦想不足,只能挖掘低位且股价有一定安全性的标的;科技成长龙头股及券商股走出了冲高回落走势,而之前滞涨的板块则出现了强劲补涨。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提醒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标的。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普通投资者该怎样应对?

历史规律与未来展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天量”之后往往会有”天价”。按此规律,周一大盘高点可能不是年内高点。华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表示,本轮牛市具备持续的内驱动力,市场热烈的贝塔环境叠加强势的阿尔法事件催化,市场和行业上涨弹性充分体现。

太平洋证券研报也指出,A股中长期的上涨动向并未打破。政策倾向显示未来财政支出将逐步转向居民端发力,这为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同时,美联储言论鸽派,全球风险偏好上行将助力A股继续前行。但投资者仍需警惕:在市场热诚高涨的时候,往往也是泡沫最容易产生的时候。

投资策略与风险防范

面对A股创新历史的市场环境,投资者该怎样把握机会?赵伟建议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信息技术、芯片、AI等板块及低位补涨股,同时回避近期涨幅过高的题材股及垃圾股。

郑小霞则指出三条投资主线:一是高弹性成长科技(AI、算力、机器人等);二是有景气硬支撑或业绩超预期的领域;三是房地产估值修复机会。技术面上,大盘已留下第5个向上跳空缺口,距离3900点仅一步之遥。市场能否一举突破这一关键点位?我们拭目以待。

A股历史上单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的天数共35天,近期已连续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无论未来怎样,这一刻已经被载入A股史册。投资者在享受牛市红利的同时,也需保持理性,防范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