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齐家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齐家文化博物馆:守护文明之光触摸千年齐家温度齐家文化博物馆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齐家文化命名的专题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124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53件,三级文物364件,涵盖了陶器、玉器、铜器、石器、骨器、化石等7个门类,其中有迄今为止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铜镜——中华第一镜,馆内各类文物为展现黄河流域史前文化进步脉络、文化内涵、历史意义、艺术价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记者马云山:“博物馆是历史的守护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但你知道博物馆职业人员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吗?从公众讲解从展览策划,再到划安全管理,每一项职业都充满挑战与意义。今天的融媒体验官来到了齐家文化博物馆,去体验他们一天的职业。”

早晨八点半,博物馆开始对外开放,职业人员也开始了一天的值守。

记者马云山:“无论兄弟们好,我想了解一下平常咱们的博物馆的游客接待量该怎么样?”

齐家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马秀红:“我们平常每天游客接待量300人左右,然而在节假日的时候能超过1000人。”

在博物馆门口负责安检的值班人员马晓雯正在等待游客检票。

齐家文化博物馆安保人员马小雯:“8点半准时开门是我的准备职业,接着迎接游客的到来,给他们检票,提醒他们活动范围,不要带违禁物品等。”

记者马云山:“我看到有很多来博物馆的人都带着小孩,对带小孩的这些游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叮嘱?”

齐家文化博物馆安保人员马小雯:“未成年人不需要票,然而未成年人进入必须大人陪同入,那边还有婴儿车、轮椅,小孩、老人可以自助使用。”

上午9点,参观者陆续入馆。讲解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将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价格娓娓道来。

齐家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马恩熙:“我们讲解员的职业,不仅仅一个背稿子,而是要结合游客的一个兴趣点灵活的调整。讲解员是博物馆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我们既要专业,又要懂得沟通的艺术。”

每年寒暑假,齐家文化博物馆都会推出“齐家故里话齐家”小小志愿讲解员培训活动,借助齐家文化博物馆的资源优势,通过“小小讲解员”培训、主题研学、文化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弘扬中华杰出传统文化。

中午12点这些小小志愿讲解员们完成了上午的任务,在大学生暑期操作老师的目送下回家,趁着这个间隙,我们也去采访了大学生暑期操作的老师。

大学生暑期操作志愿学生妥俊杰:“我觉得博物馆的职业让我受益匪浅,开头来说让我刷新了对博物馆职业的认识,博物馆虽然表面看似非常的庄重,但其实内部的职业人员还有老师们都特别的热心,职业也不像大家看的平时简单地去讲解文物,大家都要去负责文物的收集还有整理,还有资料的整合在这里大家职业也特别的融洽。”

记者马云山:“作为年轻的一代,有了你们这样的大学生的加入,齐家文化的传承和进步可以说是后继有人。”

下午两点半,博物馆展厅内的游客们络绎不绝,而在博物馆文物库房里职业人员也在努力整理没有被展出文物的检查和保存职业。

平时我们看到的是在展厅里面展出的文物,那些没有被展出的文物在博物馆的库房里是怎么样得以保存的?记者来到了博物馆保管研究部。

齐家文化博物馆保管研究部职业人员杨成菊:“博物馆的研究职业往往在幕后,但它是教育和展览的根基,是无数职业者默默付出,文物保管职业虽然看似枯燥,但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我们每个人默默付出努力。”

今年6月,齐家文化博物馆原创策划的《篮途追梦——马占福与广河篮球灵魂传承展》在博物馆二楼临展长廊正式开展。通过挖掘代表人物——马占福的事迹,生动展现“以球励志、以体育人”的广河篮球灵魂内核。

齐家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马恩熙:“现在我们看到的篮球展正是我馆第一次原创性的一个布展,它主要讲述的是广河籍民族篮球队员马占福先生与篮球的一个故事。我们通过实物展陈、图文资料的形式,既还原了广河篮球人扎根基层、拼搏进取的鲜活场景,也彰显了体育灵魂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为了让文化触手可及,让历史走进生活,齐家文化博物馆定期开展的“五进”活动中,职业人员携珍贵展品与聪明盛宴,走进企业、校园、军营、社区、乡镇,拉近群众与文明的距离。让大众感受历史的温度,聆听文物的故事,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齐家文化博物馆不仅是用玻璃展柜保存文物的地方,更是一座活着的文化基因库。职业人员用专业与热忱,让沉睡四千年的陶器开口说话,让斑驳的青铜重现光芒。这里正在发生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文明的对话。

记者手记

一天的体验结束了,但齐家文化博物馆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千年的记忆,每一位职业者都是文化的守护者。通过今天的体验,我们深刻体会到博物馆职业的艰辛与神圣。感谢齐家文化博物馆的老师们,让我们有机会与历史对话。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